要闻目录:
1.生态环境部:印发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、水泥、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》
2.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:五方面发力培育壮大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
3.工信部等三部门:印发《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》
4.工信部等十部门:印发《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
5.巴拿马:计划推出一条“净零”航道
6.欧盟官宣:CSRD推迟两年实施,CSDDD推迟一年生效
7.中法发布联合声明:坚定支持《巴黎协定》及其温控目标
8.无锡市人民政府:印发《无锡市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
9.杭州市发改委:公开征求《杭州市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十条(征求意见稿)》意见
10.苏州园区经发委:开展2025年度苏州市零碳工厂、近零碳工厂(第四批)申报工作
11.普华永道:采取气候承诺的企业数量持续增长,83%的企业表示已投入研发低碳产品和服务
12.lululemon:将扩大产品中可持续材料的使用
13.德力西电气:发布行业首款碳中和智能电能表产品
14.惠生工程:获温室气体核查声明
15.首钢股份:获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
01 国家动态
生态环境部:印发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、水泥、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》
3月26日,生态环境部发布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、水泥、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》。《方案》关键内容如下:
【管控范围】钢铁、水泥行业管控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(CO2),铝冶炼行业管控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、四氟化碳(CF4)和六氟化二碳(C2F6)。相应新增重点排放单位约1500家,覆盖排放量新增加约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。
【重点排放单位】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.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作为重点排放单位,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。
【碳配额】2024年度配额基于经核查的实际碳排放量等量分配,2025、2026年度配额采用碳排放强度控制的思路分配。企业所获得的配额数量与产能产出挂钩,合理确定配额盈缺率,行业整体配额盈亏基本平衡。
【履约时间】2024年度作为钢铁、水泥、铝冶炼行业首个管控年度,2025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约工作。
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:五方面发力培育壮大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
3月24日,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“绿色低碳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”专题研讨会上,作主题发言时表示,下一步将从“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、加快绿色低碳科技创新、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、加强环境气候国际合作”五方面发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,培育壮大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。其中,她提出,积极稳妥有序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,逐步扩展至化工、石化、民航、造纸等行业,探索碳排放配额有偿分配等政策实施路径;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、金融、投资、价格政策,加大对绿色低碳发展、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支持力度;加强绿色投资和贸易合作,提高对外投资项目环境可持续性,加大绿色低碳产品进出口力度。
工信部等三部门:印发《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》
3月27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三部门共同印发《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》。加快绿色化转型。聚焦皮革、造纸、塑料、电池、陶瓷、日用玻璃等重点行业,推广应用绿色低碳、节能环保工艺和设备,融合应用数字技术加强能耗、水耗、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智能监测和控制,建设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。加快完善家电、照明等终端产品能效标准,引导企业强化产品绿色设计,增强绿色智能产品研发供给能力。
工信部等十部门:印发《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
3月28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自然资源部、生态环境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《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。《方案》提出,加快绿色化发展建设一批绿色矿山、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,打造一批减污降碳协同标杆企业。加快建设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公共服务平台,支持开展绿色铝产品认证。重点研制赤泥综合利用、废铝回收利用、电解铝温室气体排放、低碳工艺技术、铝冶炼及加工绿色低碳产品评价、碳足迹计量和评价、碳排放核算、铝产业绿色供应链等标准。
巴拿马:计划推出一条“净零”航道
3月24日,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发出公告,为践行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承诺,巴拿马运河在其《航运公告No. A-07-2025》中宣布推出“净零通行名额”(NetZero Slot),该名额专为低碳排放船舶保留,旨在激励客户加速脱碳进程。
公告提出,自2025年10月5日起,运河将为符合特定低碳排放标准的Neopanamax型船舶每周预留一个通行时段。该通行名额不会通过拍卖提供,而是在1A时段(即通行日期前30天)通过竞争方式分配。第一阶段将适用于配备双燃料发动机并使用碳强度低于75 gCO₂(e)/MJ(从开采到燃烧全过程,即Well-to-Wake, WtW)的燃料的船舶。第二阶段的具体要求预计于2026年公布。
欧盟官宣:CSRD推迟两年实施,CSDDD推迟一年生效
3月26日,欧盟成员国常驻代表委员会(Coreper)批准了欧盟理事会关于简化企业可持续发展规则的立场,支持欧盟委员会提出的延期方案。该提案属于欧盟2025年2月通过的"综合法案"(Omnibus I),主要内容包括:针对尚未开始报告的大型企业及上市中小企业,将《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》(CSRD)的适用时间推迟两年;将《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》(CSDDD)的成员国转换截止期限及首批适用(覆盖最大规模企业)的时间推迟一年。旨在通过推迟相关法规的实施,为企业提供法律确定性,减少行政负担,从而增强欧盟的竞争力。
中法发布联合声明:坚定支持《巴黎协定》及其温控目标
3月27日,中国和法国在《巴黎协定》达成10周年发表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。双方在声明中重申加强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坚定承诺,维护多边主义,坚定支持《巴黎协定》及其温控目标,即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摄氏度之内,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.5摄氏度之内。双方强调《巴黎协定》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大方向,推动了几乎全球范围的气候行动。
02地区动态
无锡市人民政府:印发《无锡市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
3月27日,无锡市人民政府印发《无锡市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。《方案》提出,到2027年底,培育建设的零碳园区内全面建立碳排放监测系统,开展碳排放核查企业占比超过10%,开展碳足迹核算认证企业占比超过10%,规上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率超过50%。加快打造零碳服务机构。建立健全碳足迹管理体系,帮助企业开展能耗及碳排放监测、碳足迹核算和标识认证等活动。
杭州市发改委:公开征求《杭州市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十条(征求意见稿)》意见
3月19日,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向社会公开征求《杭州市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十条(征求意见稿)》意见。《征求意见稿》提出,制定碳足迹管理体系工作方案,优先开展出口导向型产品碳足迹核算和标准编制,到2025年和2030年,分别力争制定2个左右、20个左右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,完成一批产品碳标识认证应用,探索建立部分产品碳足迹数据库。推动萧山区纺织产品碳足迹试点建设。加强碳计量能力建设,开展重点行业碳排放计量审查,有序推进全市重点用能单位、重点碳排放单位能耗计量全覆盖。鼓励有条件的开发区(园区)创建国家和省级零碳园区。完善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,推动落实新建建筑绿色低碳要求,到2025年底,实现新建建筑中星级绿色建筑100%,高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65%。
苏州园区经发委:开展2025年度苏州市零碳工厂、近零碳工厂(第四批)申报工作
3月24日,苏州园区经发委发布《关于开展2025年度苏州市零碳工厂、近零碳工厂(第四批)申报工作的通知》。其中:
近零碳工厂申报要求申报企业需已获评省级以上绿色工厂,上年度实现范围1(直接温室气体排放)和范围2(外购能源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)温室气体至少80%碳抵消,并按照2023年度公布的《苏州市“近零碳”工厂评价指标体系》进行评价。原则上从2025年度市级近零碳工厂培育库中择优推荐。
零碳工厂申报要求申报企业已获评苏州市近零碳工厂,年度动态管理表中各项关键指标均符合要求,上年度实现范围1(直接温室气体排放)和范围2(外购能源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)温室气体碳中和,且满足《苏州市“近零碳”工厂建设管理办法(试行)》第七条相关规定。
03 行业动态
普华永道:采取气候承诺的企业数量持续增长,83%的企业表示已投入研发低碳产品和服务
普华永道(PwC)发布的《2025年脱碳现状报告》显示,可持续发展仍然被视为企业价值的重要来源。尽管企业对气候承诺的讨论减少了,但大多数企业仍专注于应对能源需求增长、保护价值免受风险影响、响应客户需求变化,并优化运营以实现长期增长和韧性。其中:
🔹采取气候承诺的企业数量持续增长。2024年,通过碳信息披露项目(CDP)报告的企业已超过4,000家,较过去五年增长了九倍。
有脱碳目标的企业逐年增长,图源:《PwC’s Second Annual State of Decarbonization Report》
🔹 37%的企业正在提高减排目标,而仅有16%的企业缩减了可持续发展力度。
🔹由于供应链合作的加强,越来越多的小型企业也开始做出气候承诺。作出承诺企业的平均营收从2020年的36亿美元下降至2024年的13亿美元。
🔹83%的企业表示已投入研发低碳产品和服务,并且这一投入带来了可观的回报——具备可持续发展特性的产品,其收入增长可达6%至25%以上,相较于未强调可持续性的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。
lululemon:将扩大产品中可持续材料的使用
3月19日,lululemon宣布与生物技术先锋ZymoChem达成多年合作协议,助力拓展其生物基尼龙的应用,并推动可持续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。双方将携手推进尼龙6,6的关键构建单元的可持续转型,该材料广泛应用于 lululemon 的标志性产品,包括 Align 和 Wunder Train 紧身裤。lululemon正在不断拓展合作伙伴网络,加速可再生与循环材料创新的落地,从生物基尼龙6和6,6到聚酯和尼龙的纺织品回收再利用。
图源:lululemon
德力西电气:发布行业首款碳中和智能电能表产品
近日,在碳衡科技的帮助下,基于国际最新碳中和标准ISO 14068,德力西电气成功取得由国际公认的权威第三方认证机构TÜV南德出具的产品碳中和证书,在验证了电能表产品碳足迹数值可靠性的同时,保障了产品实现碳中和的合规性。
惠生工程:获温室气体核查声明
近日,惠生工程(中国)有限公司获得权威认证机构SGS颁发的ISO 14064-1:2018温室气体核查声明。
首钢股份:获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
近日,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园林工具用钢S75YYJ获得权威认证机构DNV颁发的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。